以黎明水資源回收中心戶外閒置場域再造而成的黎新公園(公93)正式啟用,公園導入台中美樂地計畫精神,並以水環境教育為發想,建構具友善、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的都市防災公園,讓市民擁有「水、綠、動」的舒適休閒空間,實踐市長盧秀燕「富市台中,新好建設」理念。
副市長黃國榮表示,市府積極爭取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補助經費,分兩期執行公園環境景觀優化,將原本早期污水處理廠的氧化渠道及曝氣池改造為符合民眾使用的運動休憩空間,佈設體健設施、雨水花園。此外,改善原有滯洪池的單調空間、增加水域植物、營造觀水景緻,同時將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探索館主體結構,結合太陽能光電板重新構築為弧形棚架,達到環保、節能減碳及資源永續的理念。
黃副市長進一步說明,透過一、二期工程的整合,黎新公園將原本的組合式遊具汰換為主題性設施、擴大兒童遊戲空間,利用「遊環構造」空間佈局,新設益智攀爬網、遊戲沙坑、親子盪鞦韆、無障礙盪鞦韆、七階音樂管等設施,公園具備水環境教育及休閒遊憩的功能,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親近大自然,用趣味的方式認識水循環。
建設局長陳大田局長指出,黎新公園全案改善面積約4.73公頃,兩期工程總經費約新台幣1億275萬元(水利署補助7成、市府自籌3成),園內採用透水鋪面及保水設施,並設置水環境導覽解說系統,公園具有水資源循環利用、節能減碳等效益,園區內澆灌及沖廁用水皆以雨水貯留利用、中水回收系統為主,藉由低衝擊開發方式減少更新工程的擾動。
此外,優化公廁環境,將男女廁所比調整為1比5、坐蹲比調整至2比3,增加置物架、扶手、求救鈴及設置無障礙親子廁所等,提供舒適的如廁環境。